近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四部门有关负责人对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 15 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进行了解读。这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为科技型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银江技术迎来发展新机遇,公司将在政策支持下进一步强化自身实力,实现新突破。
直击创新痛点 锚定金融助力目标
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从科技创新需求侧出发,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需求,围绕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市场等 7 个方面内容提出 15 项政策举措,旨在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强化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支持,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和金融的 “双向奔赴”。
科技金融新政全景 五大硬核举措解读
提升科技贷款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由 5000 亿元扩大到 8000 亿元,再贷款利率由 1.75%下调至 1.5%,以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研发创新和设备更新提供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贷款支持。
这一政策举措有助于缓解科技型企业的资金压力,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供资金保障,促进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
发挥科技保险的减震器和稳定器作用:金融监管总局已实施重大技术攻关保险保障机制试点,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在集成电路、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共保体机制,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供风险分担方案。
科技保险能够有效降低科技企业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增强企业创新的信心和稳定性,为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风险保障。
精准支持 “硬科技” 企业上市:证监会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 “绿色通道” 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积极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的案例落地。
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拓宽科技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提高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效率,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建设债券市场 “科技板”: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通过担保增信、直接投资等方式,加强与地方政府、市场增信机构合作,共同分担债券投资人的违约损失风险,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
债券市场 “科技板” 的建设将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融资选择,拓宽企业的债务融资渠道,优化科技企业的融资结构,促进科技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强化科技金融统筹协调:建立多部门参与的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开展区域创新实践以及 “股债贷保投” 多种金融工具的综合运用等,强调从 “财政思维” 转向 “金融思维”,发挥财税政策对金融投资的引导激励作用。
通过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和央地联动,形成推进科技金融发展的强大合力,提高科技金融政策的整体效能,促进科技金融的创新发展和深度融合。
两大深远影响勾勒发展蓝图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政策全方位、多层次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持,加速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科技产业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银江技术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城市建设运营服务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关键技术领域深耕多年,已拥有数百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公司技术研发成果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先进性,更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强大的转化能力与价值创造潜力,成功案例遍布全国多地,业务方向与《政策举措》的支持重点高度契合。在科技金融新政的助力下,公司将迎来新的突破。
促进金融创新发展 :政策的实施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领域的投入,推动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服务模式、风险管理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促进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为金融行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在 AI、边缘计算、智慧交通、健康服务等前沿领域的研发力度,融资环境优化将为公司的技术研发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强化公司技术优势,加速技术创新步伐。
优化科技金融生态:政策通过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科技金融领域,为科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金融资源和更加优质的服务。这一生态优势为公司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拓展空间,加快公司项目落地速度,提升市场份额,打造更多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数字城市建设运营服务案例。
《政策举措》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科技金融体系建设迈向新阶段,为科技型企业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成长赛道。银江技术将凭借长期积累的技术底蕴、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实现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的双轮驱动,实现更快速、更稳健的发展,在科技金融的助力下赋能数字城市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 关注银江公众号
关注投资者关系公众号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西园八路2号 银江技术总部
版权所有 © 银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浙ICP备09109232-1号